第 31 章 鴻圖願(捉蟲)

“其實我也懷疑過,但一個女人喜不喜歡我, 我還是分辨的出來。”楚玄回想墨紫幽面對他時的樣子, “她看我的眼神太過冷靜, 這不是一個動情的女子該有的眼神。”

“所以我才說她難以琢磨”姬淵笑, “放着秦王和王爺你這兩個這麽好的擺脫和親的捷徑不走。”

楚玄點點頭, 當日在十裏長亭, 墨紫幽執意要他相送時,他也曾懷疑過墨紫幽想打他的主意,所以一路上都極謹慎地不與她接觸, 可是她卻并無任何異動,反顯得他小人之心了。

“三哥一向穩重自持,卻在上林苑叫人看出心思,可見是真的極喜歡她。可他為何會喜歡她?”他又皺眉,一臉不解。

“會不會與她的容貌有關?”姬淵微微眯了眯眼,“殿下不是說,墨四小姐像極了你那位故人?”

楚玄搖搖頭,“當年我表姐蘇雪君豔冠金陵, 容貌,才情,性情,家世,樣樣過人,卻也未見我三哥表現出分毫心動。那時我們尚年少,情窦初開, 少年愛嬌娥,各自都有心儀的姑娘。唯有三哥,無論待哪家姑娘都是禮數周全,卻不甚親近。如今他卻看上這墨紫幽,實在讓我想不通。”

“秦王的心思深的很,旁人是難以看透的。秦王為何喜歡這墨四小姐,我也疑惑了很久——”姬淵略一思索,淺笑道,“但是無論為何,只要秦王喜歡她,就不會輕易放手。秦王此人,看似溫和,實則偏執,一旦有想要的東西,無論如何迂回曲折也一定會弄到手。”

“你就這樣忌憚他?”楚玄問。

“我早說過,論心計,論手段,秦王都是諸皇子中的矯矯者。”姬淵聲音微沉,“一衆皇子裏,王爺最需要小心的就是秦王。”

楚玄沉默了片刻,才道,“三哥與我,是自小一起在母後膝下長大的。”

當年楚烈出生時,蘇皇後長子夭折,為了安慰蘇皇後,皇上就将徐淑妃所生的楚烈抱給蘇皇後養。第二年,蘇皇後就生了楚玄,卻也沒把楚烈送回徐淑妃的身邊,楚烈是和楚玄一起在蘇皇後膝下長大的。也因為如此,徐淑妃後來待楚烈一直很冷淡,所以楚烈反而與蘇皇後的感情更深,親似母子。

“當年我被遠送梁國,他還曾跪在父皇寝宮外三天三夜,苦苦哀求,直到昏厥。”思及往事,楚玄的眼中閃過一絲痛意。

“可是六年過去,當年與王爺你親近的幾位皇子,在你赴梁後都被排擠出金陵就藩,唯有他楚烈還留在皇城裏。”姬淵目光稍冷,“他可是與王爺你最親近的一位皇子,卻能留下來,這兩年來還越發受皇上重視,這就證明了他是個極有手段的人。”

姬淵笑了一聲,又繼續道,“再則,當年他都可以為了你苦苦跪求皇上,為何後來六年間卻從未給在梁國的你捎去只言片語?不過是認定你回不來而已。所以當年的苦苦跪求不過是做戲,到底蘇皇後養他一場,他若是不做,未免讓別人看着心寒。”

楚玄再度沉默,他在梁國六年,楚烈的确從來沒有捎來過只言片語的問候,所以後來姬淵一提讓他注意楚烈,他就生出了疑心。

六年的質子生涯,他早看遍世态炎涼,人情冷暖,對于人心早無從前的信任,遇人遇事都要先疑三分。所以那天眼見墨紫幽危急,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救人,而是墨紫幽的出現是巧合還是刻意。

“一個做戲這麽滴水不漏的人,一定會是王爺你登上大位的最大敵手。”姬淵說。

楚玄有些心頭發冷,自己與楚烈一起長大,他以為的兄弟真情,原來對楚烈來說只是一場戲。果然人心叵測。

“既然你如此看好他,為何還要選擇我這個被貶到梁國之人為主,直接投靠他不是更來得簡單。以你之才,何愁他不重用你?”楚玄偏頭,直視着姬淵的雙眼。他已經無法再全心地信任一個人,包括姬淵。

更何況六年前姬淵找上他時,開門見山就說要助他登上皇位,實在是太過突兀。眼下哪位皇子最有可能繼承大統不好說,但他楚玄絕對是最沒有可能的人。

姬淵選他,實在奇怪。以姬淵的謀略和手段,選擇其他任何一位皇子都比選他更為輕松,為什麽偏偏是他?

“楚烈此人,看似極有胸襟,實則自私功利,且疑心極重,一旦功成,我必會落得與淮陰侯同樣的下場。【注1】”姬淵微嘲道,“所以,我絕不可能選他。”

“難道你就确定,選了我,将來不會有鳥盡弓藏,兔死狗烹的一天?”楚玄笑。

“我不确定。”姬淵回答。

“那為什麽是我?”楚玄聲音微沉。

“我選你,只因你‘白澤君子’之名。”姬淵回視楚玄,“王爺,我相信你會是一個好皇帝。他日你若成魏國之主,大魏必定河清海晏,萬民歸心。”

他忽然放下酒杯站起身來,走到楚玄面前雙膝下跪,正重行了一個大禮。楚玄驚得一下站起來,就見姬淵仰起頭望着他,目光中隐含着一種沉重的期待,他一字一句道,“姬淵雖身屬末流,然自負蒙堯、舜之術,挾伊、管之辯,懷龍逢、比幹之意,欲竭精神,開忠于當世之聖主。”【注2】

楚玄怔怔地看着他,忽然就回想起六年前他被送往梁國,途經臨川時,那個在雪中撐着傘孤身前來拜見他的十一歲少年。

那少年身穿白狐領雪色披風,俊美若朝霧冰雪,也是像這樣向他行了一個大禮,然後對他說,“我欲以君為主,為君鋪就淩雲路,助君登九天之闕,成君之鴻圖之願,君可願以我為士?”

那時他連逢打擊,至親慘死,自己無力查清真相為至親報仇不說,還被送往梁國為質,突然卻有這樣一個弱質少年要來襄助他成就大業,當真是口氣不小。他頗覺可笑,只是答他,“我一失勢親王,只求安穩自保,何來鴻圖之願。”

“那王爺為何在讀《史記》?”少年稍一擡眼,眼神落在他放于膝頭的書頁上,“《晉世家》載,晉獻公時鹂姬生亂,晉文公重耳蒙屈亡于狄,後颠沛流離十九年方回晉,始霸。晉文公志之堅忍,着實令人佩服。”【注3】

“你看錯了,”他臉色一變,合上書頁,“我看的是《禮書》。”【注4】

少年但笑不語,他不禁有些惱怒,冷笑道,“你不過略窺一斑,就自認知我?”

“王爺可曾聽聞‘白首如新,傾蓋如故。’”【注5】少年微微一笑,道,“王爺已到如斯地步,又何妨信我一次?”

他怔了怔,自嘲道,“是了,我已到如斯田地,信你又何妨。”他盯着少年看,“那麽,你又能為我做什麽呢?”

“王爺不妨先告訴我,你心中所願。”少年道。

他冷冷看那少年,只說了一句話,“我要那個位子。”

“如君所願。”那少年回答他。

如今六年過去,當年的雪衣少年又再次跪拜在他面前,卻是對他說出自己心中所願,“有朝一日,王爺大業得成,負不負姬淵都不要緊,重要的是王爺別負了大魏天下。”

楚玄靜靜地看着姬淵,姬淵也正看着他,目光灼灼然如烈火,令他避無可避,他也并不想避。他笑了,并指立誓,“我楚玄在此向天發誓,他朝若得大位,絕不負這大魏天下,有違此誓,不得好死!”

姬淵看了他片刻,緩緩地,釋然地微笑起來。

楚玄背身走了兩步,在冰雪間負手而立,遠眺那皇宮方向清朗的長空,那座皇宮裏不知道埋藏着他多少愛恨癡怨,思之則傷,傷之則痛。他忽然長嘆道,“姬淵,為我彈一曲吧。”

姬淵伸手拿過放在一旁的琴,橫于膝上,輕撫起來。琴聲如流水,潺潺湲湲,漸入佳境時忽而拔高,铿锵激越,仿佛那籠中雀鳥,不甘受囚,不惜折翼斷喙也要掙脫桎梏,縱然血染囚籠,也在所不惜。

“又是這首《籠雀》。”楚玄邊閉目聆聽邊道,“這曲子,曲意雖然太過不甘孤寂,仿佛身處困局,缺了一份曠達,卻十分合我心意。我本就是身處困局之人。只是你向來灑脫不羁,又怎會作出這樣的曲子。”

“王爺可曾犯過追悔莫及的大錯。”姬淵不答卻問。

“追悔莫及的大錯?”楚玄喃喃自語,他苦澀地笑了一聲,“我八歲那年,随外祖父拜訪寧國公府,在寧國公府一處偏院裏看見一位小姑娘。她生得很美,已近深秋的天氣,卻只穿着單薄的舊衣,坐在院子裏洗衣服,一雙手冰冷發紅。我實在可憐她,問了才知她是寧國公庶女,卻因寧國公夫人霸道,日子過得連下人也不如。我當時年少氣盛,一時氣憤就拉着她的手,帶她進皇宮,把她帶到我母後面前,說要娶她為妻。那時我想,只要她成了我的妻子,自然無人敢再欺侮她。而我母後也真的為我訂下了她,後來——”

後來之事,不堪回首。

作者有話要說: – -這章主要是刻劃男主謀士的形象,真是每次寫男主都要改上十幾遍,有親問為什麽男主不知道女主是前世一牆之隔的女子,是因為男主比女主早三年被關進去,那時女主正寵冠後宮,男主在鐵獄裏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事,所以一時間沒辦法把女主跟牢房裏的女人聯想在一起,不過後面肯定會那啥的。

另,我預備雙開一本甜寵古言來調劑下生活,《她知道的太多了(重生)》文案先放出來,親們感興趣的可以去幫我預收藏一下。用手機網頁或者APP的親們,請點進我的作者專欄,收藏一下我的新文,順便可以收藏一下作者。用電腦網頁看的親,直接點這裏PUT TYPE=button VALUE=《她知道的太多了(重生)》 ")>

【注1】淮陰侯:韓信,為劉邦打天下的名将,他的下場不太好。所說劉邦曾許諾韓信“五不死”,就是見天不死,見地不死,見君不死,沒有捆他的繩,沒有殺他的刀。結果呂後為了不讓劉邦失信,想了個招,設計把他裝在了麻袋裏,然後叫了班宮女用削尖頭的竹子亂竹插死(還有其它說法,不過方法都大同小異)。

【注2】這句話出自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裏鄒陽的《獄中上梁王書》,我這裏稍稍改動了一下,把句意改了,原句是: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,身在貧 羸,雖蒙堯、舜之術,挾伊、管之辯,懷龍逢、比幹之意,而素無根柢之容,雖竭精神,欲 開忠于當世之君,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跡矣。

【注3】【注4】《晉世家》和《禮書》都是《史記》裏的篇目。

【注5】白首如新,傾蓋如故。:這句話也是出自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裏鄒陽的《獄中上梁王書》,意思是,有些人雖然相交已久,卻如同初識一般。有些人剛剛認識,卻好像認識了很久一樣,一見如故。

相關推薦

發表評論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